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以2010—2020年重污染企业为样本,研究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间存在U型关系;ESG信息披露可通过成本效应、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影响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环境不确定性与环境规制皆对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具体地:当环境不确定性较大时,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U型关系的转折点左移,ESG信息披露所带来的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相比成本效应更加凸显,可抵御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随着环境规制趋于完善,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U型关系的转折点左移,ESG信息披露所带来的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得到强化,可抵减成本效应的负向影响。本文从ESG信息披露视角为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升提出了思路,同时为ESG信息披露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27,244 | 372 | 25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陈斌,李拓.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促进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吗?[J].统计研究, 2020, 37(6):27?39.
[2]陈钰芬,金碧霞,任奕.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J].科研管理, 2020, 41(9):87?98.
[3]邓玉萍,王伦,周文杰.环境规制促进了绿色创新能力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统计研究, 2021, 38(7):76?86.
[4]范海峰,周小春.管理层持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 2020, 41(3):52?60.
[5]胡宗义,李毅.环境信息披露的污染减排效应评估[J].统计研究, 2020, 37(4):59?74.
[6]李慧云,刘倩颖,欧倩,等.产品市场竞争视角下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J].统计研究, 2020, 37(7):80?92.
[7]李青原,肖泽华.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创新激励——来自上市企业绿色专利的证据[J].经济研究, 2020, 55(9):192?208.
[8]马永强,路媛媛.企业异质性、内部控制与技术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 2019, 40(5):134?144.
[9]齐绍洲,林屾,崔静波.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J].经济研究, 2018, 53(12):129?143.
[10]申慧慧,于鹏,吴联生.国有股权、环境不确定性与投资效率[J].经济研究, 2012, 47(7):113?126.
[11]孙冬,杨硕,赵雨萱,等. ESG表现、财务状况与系统性风险相关性研究——以沪深A股电力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 2019, 11(2):37?43.
[12]陶锋,赵锦瑜,周浩.环境规制实现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量提质”吗——来自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 2021(2):136?154.
[13]王萍,卜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创新效率[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1):47?64.
[14]王双进,田原,党莉莉.工业企业ESG责任履行、竞争战略与财务绩效[J].会计研究, 2022(3):77?92.
[15]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5):731?745.
[16]晓芳,兰凤云,施雯,等.上市公司的ESG评级会影响审计收费吗?——基于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J].审计研究, 2021(3):41?50.
[17]张宬,朱书尚,吴莹,等.基于基金持股的社会责任投资行为及绩效研究[J].管理学报, 2021, 18(12):1840?1850.
[18]赵莉,张玲.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市场化水平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 2020, 32(9):132?141.
[19]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 ESG绿色评级及绿色指数研究[J].金融论坛, 2017, 22(9):3?14.
[20]周方召,潘婉颖,付辉.上市公司ESG责任表现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决策, 2020(11):15?41.
[21] Eliwa Y, Aboud A, Saleh A. ESG Practices and the Cost of Debt:Evidence from EU Countries[J].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19:102097?102117.
[22] Haans R, Pieters C, He Z L. Thinking About U:Theorizing and Testing U-and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s in Strategy Resear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37(7):1177?1195.
[23] Hammami A, Zadeh M H. Audit Quality, Media Coverag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Disclosure and Firm Investment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ana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20, 28(1):45?72.
[24] Hermalin B E, Weisbach M 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12, 67(1):195?233.
[25] Jaffe A B.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S. Manufacturing:What Does the Evidence Tell U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5, 33(1):132?163.
[26] Klemetsen M E, Bye B, Raknerud A. Can Direct Regulations Spur Innovations 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 Study on Firm-Level Patenting[J].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8, 120(2):338?371.
[27] Lind J T, Mehlum H. With or Without U? The Appropriate Test for a U-Shaped Relationship[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0, 72(1):109?118.
[28] Usman M, Javed M, Yin J. Bo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J]. Economics Letters, 2020, 197:109625?109628.
[29] Wang P, Bu H, Liu F. Internal Control and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J]. Energies, 2022, 15(6):2193?2213.
[30] Zhang F, Qin X, Liu L. 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ESG and Green Innovation and Its Impact on Firm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J]. Sustainability, 2020, 12(5):1866?1884.
(1)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ESG Reporting Guide 2.0》,2019。
(2)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2020。
(1)案例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官网:https://www.capco.org.cn/。
(2)依据本文所收集的样本企业数据计算所得。
(1)Bloomberg(彭博)是全球商业、金融信息和财经资讯的领先提供商,本文使用Bloomberg数据库中的Bloomberg ESG Disclosure Rating评分数据衡量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CSMAR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是深圳希施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从学术研究需求出发,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开发的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型精准数据库。CNRDS(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是中国经济、金融与商学研究的综合数据平台。RESSET(锐思)数据库是为模型检验、投资研究等提供专业服务的数据平台。
(1)根据作者统计,从2014年7月首次出现的研究我国ESG问题的实证论文至2022年9月的实证论文(CSSCI、SSCI、SCI)中Bloomberg的ESG信息披露评分的使用频次最高,占比22.7%。
(1)因篇幅所限,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以附表1展示,见《统计研究》网站所列附件。下同。
(1)因篇幅所限,控制变量的具体结果以附表2展示。
(2)因篇幅所限,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结果以附表3~8展示。
(1)全样本合计11078个,匹配后得到的8368个样本中实验组4272个,对照组4096个。
(1)环境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运用企业过去5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估计过去5年非正常销售收入,计算非正常销售收入的标准差,再除以过去5年正常销售收入的均值,得到未经行业调整的环境不确定性,再将其除以未经行业调整的同一年度同一行业所有企业的环境不确定性的中位数。
(1)因篇幅所限,环境不确定性下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绩效描述性统计结果以附表9展示。
(1)因篇幅所限,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绩效描述性统计结果以附表10展示。
基本信息:
DOI:10.19343/j.cnki.11-1302/c.2022.12.003
中图分类号:X322;F273.1
引用信息:
[1]李慧云,刘倩颖,李舒怡等.环境、社会及治理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J].统计研究,2022,39(12):38-54.DOI:10.19343/j.cnki.11-1302/c.2022.12.003.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56);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碳交易协同视角下企业自愿碳排放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19GLB02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碳交易协同视角下企业自愿碳排放信息披露特征与外部监督机制研究”(919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碳中和目标约束下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与外部监管机制研究”(21CTJ020)